关于美的“天上人间”:德莫克里特的原子论和苏格拉底的时代

2023-03-01 16:06:51    来源:哔哩哔哩

在原子论基础上,德莫克里特首次提出了“感性”与“理性”的认识区分,这是德老对美学的贡献。

就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们来说,其所开启的时代正代表希腊哲学从天上到人间的一次转型:从研究宇宙的本源、世界的构成等自然哲学命题,转而关心现实生活中社会和人的命运,让哲学从“天上回到人间”。

尽管与大名鼎鼎的苏格拉底生于同一时代,但德莫克里特(约公元前460——公元前370)的智慧并没有被前者的光芒所掩盖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在拉斐尔的《雅典学院》(The School of Athens)中,因壁画左下部有一扇门,这位德莫克里特的右腿没有被画出来。

若是套用德老本人的观点,在我们视觉的“感性认识”中,这个形象是残缺的,但若是我们动用自己的“理性”,便能够感受到在这扇煞风景的门(教皇为什么非要在这里开一扇门呢?)背后,有一具完整的身躯。想必他老人家看见拉斐尔对自己这么处理,也是不会生气的。

况且,擅长使用对比色的拉斐尔为他穿着了一件醒目的金黄外套,让唯一不能完整出现于画中的他,仍然不能被观众忽视。

我们拉开视线,来浏览下拉斐尔画面中的色彩处理:画面上方包括穹顶、蓝天以及阿波罗和雅典娜的白色塑像,偏重于冷色调,而画面下方这一群古希腊-罗马先贤们则偏暖色调,他们肤色各异,身着五颜六色的外套,像是从附近的染坊中刚走出来,不同对比色的冲撞,既突出了人物的个性,也容易使观众的视线集中到人物本身。

而其中引人瞩目的金黄色,被安排给画面左右两侧的两位人物,一位是德老,另一位是画面右下角背对着观众的罗马帝国时代的天文学、地理学家——托勒密。

若是你注意到了这明亮的黄色,还会发现站立于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之间的巴门尼德,他也身着耀眼的金黄色上衣,你的视线顺着德老与巴门尼德身躯这条斜线延展,就会发现台阶上、位于画面中央偏右的位置,有一位正注视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老者(他的身份还不能确认),也身批金黄色的袍子(这种袍子在古希腊被称作“希玛申”或者“基同”,用植物面料或软羊皮制成)。

——这四团明亮耀眼的黄色,从德莫克里特、巴门尼德到这位站立的老人,以及右下角的托勒密,构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状,让画面显得稳重和肃穆。

壹 德莫克里特和他的原子论

德谟克利特出生于希腊东北色雷斯的工商业城市阿布德拉,他年轻时曾到雅典学习哲学,后来又长期周游埃及、巴比伦、印度等文明古国,长达十几年的丰富游学经历,让他成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。

德老在哲学、物理、数学、天文、动植物、医学、伦理学、教育学、修辞学、军事等等方面都有所建树。他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、画家、雕塑家和诗人。而在所有这些成就之中能让他名垂青史的,是他对原子唯物论学说的贡献。

德莫克里特的“原子学说”继承于他的老师留基伯(约公元前 500—约公元前440年),在他们之前的思想家如毕达哥拉斯、赫拉克利特等人,善于从自然界、生物界来认识世界,他们则首先将人类的认识集中在了物理界,由留基伯和德莫克里特等人提出的原子论,认为宇宙万物由原子构成,这标志着物理学诞生,成为近、现代西方科学最重要的一块基石。

德谟克利特指出,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,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,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,从而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。由于构成各个物体的原子们,在数量、形状和排列上不同,从而造成事物的不同。尽管他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,但这些观点无疑直接影响了近代的科学原子理论的创立。

贰 德老的美学贡献:感性与理性

在原子论的基础上,德莫克里特首次提出了“感性”与“理性”的认识区分——这是德老在美学方面的重要贡献:

他认为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“影像”,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“影像”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。他利用这一“影像说”,提出出了人的“感性”认知,而到了微小的原子领域,人们就无法利用“感性”去认识,需要用到“理性”这种认知工具。

由此,德莫克里特的美学思想基于赫拉克利特等前人“文艺模仿自然说”的观点上,更递进了一步。他他肯定感性美,但更重视理性美,认为通过理性得来的知识是真实的。他强调道德内涵,推崇理性。

因此,文艺作品所描绘的对象不应该只是生物性的人,还是社会的人;文艺作品应该描写好人、好事,反对虚假的描写。

他曾说过:“身体的美,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,就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”、“那些穿戴和装饰看起来很华丽,但是可惜它们是没有心的。”

他的这些思想也给艺术创作提出了规范,他提倡艺术家不仅要准确模仿人的身体,而且模仿人的才智、行为和心灵。此外,德老还强调艺术家的天赋,他认为艺术家应具备主观的研究条件,需要具备天才、灵感和语言能力,这也指出艺术家在创作中应有的主观能动性。

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,毕达哥拉斯学派们致力于从“数”中发现美的规律,而赫拉克利特开始从事物矛盾对抗中探究美的现象,到了一个世纪后德莫克里特这一代人,更关注于人本身对于美的感受。

——这标志古希腊人从自然哲学看待美学问题的阶段之后,开始探究人与社会本身,从中探求美和艺术的本质。

有关这一拐点式的学术思想的转变,人们常用另一位哲学家——苏格拉底作为分水岭,在此之前的学术时期,被称作是“前苏格拉底时期”。

叁 苏格拉底与他的弟子们

还记得在前一篇文章中,在介绍赫拉克利特(约公元前544——前480年)的美学思想时,我列举了与他同一时期东方的道家创始人老子(约公元前571年——约公元前471年),赫拉克利特提出的“逻各斯”,与老子的“道”有些类似。

同样,当人们在提到苏格拉底(约公元前469——公元前399年)在学术、教育方面的影响时,也常常用东方的孔子(公元前551年——公元前479年)作为类比,尽管前者的活动时期晚于后者几乎一个世纪。

与孔子的《论语》类似,苏格拉底的学术著作,也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记载整理而流传下来。在拉斐尔的《雅典学院》中,这两位弟子也均出现了。

来看看拉斐尔眼中的苏格拉底长成什么样:

这位欧洲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大人物是一位秃顶的中年大叔,他身着绿色长袍(基同),正掰着手指与几位听众争辩,那神情如此认真,就像一位发现被发现短斤少两的菜贩,正在讨要一个公道。

与苏格拉底争辩的对象包括头戴金冠、身披甲胄的徒孙亚历山大大帝和另两位弟子:安提西尼与色诺芬(约前440年左右—前355年)。

亚历山大曾师从亚里士多德,他先后统一希腊全境、占领埃及全境,荡平波斯帝国并征服了印度河流域,建立了一个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帝国。(其所征服疆域面积约600万平方公里,超过当时中国的战国七雄领土总和)。

与年轻俊美的亚历山大及色诺芬相比,苏格拉底的另一位弟子安提西尼显得有些苍老,他是犬儒学派的创始人,其主要思想是主张弃绝财富、家庭,重返“自然”状态,以追求幸福为人生的唯一目的。

在他右侧的色诺芬对这场争论有些走神,他正扭头注视着大厅中央的师弟柏拉图(公元前427年—公元前347年),和师侄亚里士多德(公元前384年-公元前322年3月7日)。

实际上,在整幅《雅典学院》出场的50多位学术、思想界明星中,青年拉斐尔心中只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才是最耀眼的两位大咖,他甚至将自己崇拜的两位大师的面容给了这师徒二人——据说柏拉图的形象来自达.芬奇、而亚里士多德是以米开朗基罗为原型(前文所介绍的雅典学院中另一位大神赫拉克利特的面部,也被认为是以米开朗基罗的为原型,大家可对比下)。

这两颗当仁不让的巨星,就像如今被聚光灯包围的T台上的时尚姑娘们一样,他们雄赳赳、气昂昂地从远方走向观众,此刻的身影占据着整个大厅最中央的位置,一位手指着天,另一位手掌向着地,似乎心中藏着万丈长虹。

肆 后苏格拉底时期的美学思想

占据T字舞台正中央的柏拉图而亚里士多德,分别手持一件道具——那是他们的代表作,柏拉图的《蒂迈欧篇》以及亚里士多德的《尼各马可伦理学》。

有关这两人一手指着天,一手向地,有人认为是暗示“唯物”和“唯心”两种不同哲学思想。

尽管有很多不同的解释。而我认为也许还存在一种解释:就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们来说,他们所开启的时代,正代表了希腊哲学从天上到人间的一次转型。从研究宇宙的本源、世界的构成等自然哲学命题,到关心现实生活中国家和人们的命运,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和社会伦理问题,让哲学从“天上回到了人间”——这也暗合了画中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手势。

苏格拉底的伟大在于通过这种伦理哲学,引导了一种的新的生活态度。具体到美学的影响,苏格拉底美认“美”是相对存在的东西,不承认有绝对的、永恒的美,他认为美就是“适合”。

他曾与人谈论艺术如何表现外在的形式美,但他更关注的是艺术对人精神方面的描绘,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是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在的心灵状态的艺术表现。他提出艺术家应该表现精神美,以及他对善、美的和知识的追求和信仰,具有理性主义特征,其广泛的启蒙意义一直成为西方艺术家所追求的理想。

而到了亚里士多德,他继承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从社会科学的观点去看美学问题,成为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。

亚里士多德的《诗学》(poietike techne)是西方美学的开山之作,也是美学思想的系统体现。后来欧洲的古典主义,就长期将《诗学》视为圭皋。

关于“美”的本身,亚里士多德认为,美是引起快感、愉悦的东西。而美感不是满足身体欲望的快感,而是具有超越肉体欲望更高层次上的精神欲望的满足。

在艺术摹仿说方面,他总结前人的观点,认为艺术源于摹仿。摹仿是人的本性,这是一种求知的本能,也是一种再造的能力。因为人的本性是求知,求知是最快乐的事情,因此从美的作品中的审美体验能够使人认知事物,并从中获得愉悦的美感。不同的艺术形式,正是因为艺术家采用了不同的摹仿手段。

在柏拉图看来文艺迎合了人类的欲望让人堕落,他的“理想国”中并不欢迎诗人。亚里士多德却关注到文艺的净化作用,他提出文艺相对一般哲学具有自身的功能,即起到宣泄情感,道德净化作用。艺术摹仿人,也摹仿人与人的活动,人与人的关系。高尚与卑劣都会在艺术的摹仿或再现中得到表现,引发人们的认知性的恐惧与怜悯,从而让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得到净化。

这与柏拉图对文艺的否定态度正相反,也是人类审美意识发展中的一次飞跃。

在通过三篇文章大致介绍了古希腊人的美学思想后,接下来我们将看看希腊艺术家们创作出了哪些艺术杰作。(未完待续)

标签: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约公元前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X 关闭

X 关闭